勝葳特營養師 黃湘竹
你對自己的身材滿意嗎?在減重或維持理想體態的過程中,很多人往往只注意體重數字,卻忽略了更重要的身體組成,健康體態不只看體重:關鍵在於肌肉量與體脂肪率。舉例來說,兩個體重相同的人,若一位體脂肪率高、肌肉量少,另一位肌肉量充足、體脂肪低,兩人的身體狀態與健康風險大不相同。
BMI 是評估體重是否過重或過輕的基礎工具,計算方式為:體重(公斤)除以身高(公尺)的平方,一般建議維持在 18.5 到 24 之間。
體脂肪男性超過25%、女性超過30%則為肥胖,過高的體脂肪可能導致慢性發炎、荷爾蒙失調、過高的內臟脂肪,會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,與許多的疾病息息相關,擁有適當肌肉量與脂肪比例,才是真正的健康體態。
科學研究越來越重視腸道菌叢在人體健康中的關鍵角色,腸道不僅影響消化、免疫力、情緒,也與體重控制有關。腸道中住著數兆微生物,這些菌群會根據我們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組成,有些菌會幫助代謝、產生有益於健康的短鏈脂肪酸,有些壞菌則會影響排便、食慾、促進脂肪堆積與干擾血糖穩定。
透過補充益生菌、攝取高纖蔬果與發酵食物,能幫助調理腸道環境,維持良好蠕動與消化,同時還能降低體內的慢性發炎,對減重效果更事半功倍。
減重3大關鍵要素:睡眠、喝水、運動
除了飲食與腸道健康外,還有三個常被忽略卻極為重要的生活要素,也會大大影響你的體態調整成效。
睡眠不足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分泌,導致飢餓素(Ghrelin)上升,瘦素(Leptin)分泌減少,因此更難以控制食慾,一不小心就吃下更多的食物。而且缺乏睡眠也會增加體內壓力荷爾蒙(皮質醇)的濃度,更容易儲存脂肪,囤積在腹部,影響減重速度。
脂肪的分解代謝需要水分的幫助,當身體缺水時,代謝效率下降,容易感到疲倦與便祕,甚至誤將口渴當作飢餓感。建議每日攝取體重(公斤)x 30~40毫升的水量,例如:60公斤的人每天應至少攝取約1800~2400毫升的水,分次補充效果更佳。
運動不只是為了燃燒熱量,更重要的是鍛鍊肌肉,增加肌肉的質量與密度,更有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,讓身體更有效率地燃燒脂肪。除了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、有氧舞蹈),搭配重量訓練或核心肌群訓練,可幫助身形線條更緊實。
減重是一場調理身心平衡的修復旅程,每天為自己做對一點,身體就會給出回饋,從飲食調理腸道,搭配睡眠、喝水、運動這三大要素,幫助你輕鬆維持健康體態與自信。
抗氧化就是抗老化